據統計:歐盟進口紡織產品的來源地,從國別分析,位居前五的分別為中國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美國和韓國;進口金額分別為81.2億歐元、22.9億歐元、20.2億歐元、9.8億歐元和7.8億歐元;同比增長12.0%、5.1%、18.6%、3.6%和6.1%,占比為34.0%、9.6%、8.5%、4.1%和3.2%。
然而從進口產品均價上比較,歐盟紡織產品進口的來源地可分兩類:一是傳統紡織產品的來源地,二是高附加值紡織產品的來源地。
從上述數據分析,很明顯,中國、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傳統產品的主要供給來源地,美國、韓國則是高附加值產品供給的主要來源地。
據業界報導,在歐盟進口紡織品市場上,2014年中國紡織品的市場占有率領先印度20個百分點,同比增速也略高于歐盟進口紡織品的整體水平;故傳統產品我國仍占明顯優勢。
然而這些傳統產品都需紡織助劑的配合,再經過一定的工藝、工序來完成的。故從國際、國內形勢分析,紡織助劑權重還是占有極大比例。